行业巨头带头亏损亏损已然成为光伏行业关键词,不管是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还是在A股上市的光伏企业,又或者是尚未上市的中小企业,均难逃亏损或下滑的命运。
对此,商务部条法司司长李成刚表达了中方观点。李成刚:我们一贯反对经贸问题政治化、贸易摩擦政治化。
我们将深入分析美方做法与多边贸易规则的一致性,与其国际义务的一致性。把贸易摩擦政治化,只会使原本已经产生的问题更加复杂。伴随着对外贸易快速发展,贸易摩擦日益频繁。李成刚:发展包括太阳能光伏在内的清洁能源是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共识。贸易摩擦都是在竞争中产生的,如何在竞争中寻求合作,通过合作化解摩擦,这是需要各方深度发掘智慧。
立足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层面,李成钢进一步解释。李成刚认为,这其中相当大的比例是因为国外贸易保护主义。去年,杭州太阳能光伏产业完成销售产值近84.2亿元,同比增长131%,其中,销售产值过亿的企业有18家。
浙江天堂硅谷创业集团有限公司的赵先生表示,缺乏核心技术是中国光伏行业在这次危机中最吃亏的地方。除了保利协鑫等少数几家大企业在盈利外,大多数中小企业已经逼近亏损点,大面积停产已成为普遍现象。2009年后,随着光伏产品价格下降与欧盟市场补贴政策形成合力,光伏产业进入第二轮爆发期。8月,美国一月内三家光伏企业倒闭,美国开始出现针对中国开展双反(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的倾向。
杭州业界传闻,江苏有一家企业,投入1500多万购买的一套设备还没开始使用,就已经面临准备关门大吉,现在那位老板正忙着半价将这套设备卖掉。2008年,信泰集团成立了新能源事业部,先后投资组建了浙江中硅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赛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光伏企业。
实现利税61316万元,同比增长107%。他告诉记者,2006年和2007年是光伏产业的第一轮爆发期,行业普遍利润高达200%。他说当时硅料价格一度被爆炒十几倍。多晶硅提炼、单晶硅拉棒、多晶硅铸锭这些连续化生产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电,频繁的限电严重影响了光伏企业的生产。
新闻链接2011年光伏产业大事记3月,欧洲海关产品积压。如果能够通过积极应对获得平均税率,避免惩罚性高税率的损害,浙江的光伏企业将在该产业中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多的机会。浙江省光伏产业去年的出口额约为33亿美元,居于江苏和广东省之后,排列全国第三。近年来,该产业的在国内的扩展速度可以用疯狂来形容。
出路未来的光伏市场在中国寒冬之下,中国光伏业其实并没有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延伸温州资金断裂企业有80%涉足光伏产业光伏产业,是一种利用太阳电池直接把光能转换为电能的环保型新能源产业。
杭州市太阳能光伏产业协会的秘书长赵永红介绍,受以德国和意大利为代表的欧洲产业补贴政策下调以及美国市场贸易壁垒的影响,现在整个光伏市场呈低迷趋势,产品价格急剧下滑。美国市场毕竟只有20个亿,而欧洲市场有200个亿,如果案件蔓延至欧盟,将对我国企业造成致命打击。
我国的光伏产业很大程度上只能称为制造业,因为缺乏技术,投资的含金量并不是很高。2001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仅为3兆瓦,到了2008年已达到2000兆瓦,位居世界第一。4月,史上最严重电荒提前到来。现在公司人心惶惶,不少人传言明年年初就要开始大裁员了。上游硅片价格暴跌,而无锡尚德与美国多晶硅及硅片巨头MEMC早年签订的十年采购合同时属于硅片价格高点。黄俊说,公司有多赚钱,其实从他的收入就可以看出来。
她说,除此之外,95%的市场依赖海外,使得我国的光伏产业抗风险能力大大减弱。赵永红说,这得益于杭州光伏产业的独特性。
但是去年,依然有大量资本涌入光伏产业,不少企业甚至没有接到订单就已经夜以继日地生产了。这场危机也让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起国内市场的开拓。
他的工资因为设备难卖,已经降到了2000元的底薪,至于年终奖他是想都不敢想了。在这场前所未有的大危机前,杭州的光伏产业相比其他地区只能算是轻伤。
而一些龙头企业基于品牌优势、市场全面布局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产能优势,仍有机会较好地发展。她举了一个例子,杭州市有将近10%的光伏企业在从事各类薄膜光伏电池的研发,而美国市场的双反案主要是针对晶硅电池,因此双反对生产薄膜电池的企业影响不大。当时我们业内一度流行一句话叫拥硅为王,公司只要能弄到硅料就能够赚到大钱这场危机也让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起国内市场的开拓。
如今公司已基本处于停工状态,明年年初如果不见好转,我们都将面临失业。延伸温州资金断裂企业有80%涉足光伏产业光伏产业,是一种利用太阳电池直接把光能转换为电能的环保型新能源产业。
价格大幅下降,使得光伏市场对政策补贴的依赖越来越低,更多的市场将被开拓出来。4月,史上最严重电荒提前到来。
而技术的进步,使企业的规模不断壮大,再加上对欧洲等国家在产业应用中的性能、并网、监控、上网电价等方面的丰富经验,这些都将为真正的市场应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现在公司人心惶惶,不少人传言明年年初就要开始大裁员了。
除了保利协鑫等少数几家大企业在盈利外,大多数中小企业已经逼近亏损点,大面积停产已成为普遍现象。InterSolar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太阳能专业展会,去年杭州组织了8家企业前去参展,拿到了16个亿的订单。设备利润越来越少,原来170多万元的单晶炉已经降到100万。当时我们业内一度流行一句话叫拥硅为王,公司只要能弄到硅料就能够赚到大钱。
6月,德国慕尼黑国际太阳能技术博览会(InterSolar)订单难觅。对现在的中小企业而言,缺乏技术再加上订单价格过低使它们难以盈利,因为国外买家一方面要求他们提供和知名公司同样的大功率组件,另一方面却将价格一降再降。
2001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仅为3兆瓦,到了2008年已达到2000兆瓦,位居世界第一。办公室员工做3天休息4天,工厂工人做3天休息9天,这是杭州一家晶硅生产设备公司的现状。
她认为,积极应对这次美国双反案对企业来说,既是负担,也是一个机会。反思盲目扩张、缺乏技术让光伏泡沫破灭事实上,早在去年光伏行业就已经有很明显的市场萎靡预兆了。